朋皓头条朋皓头条

教师节特刊 | 琼台师范学院:师者扛担当 丹心耀南疆

原标题:教师节特刊 | 琼台师范学院:师者扛担当 丹心耀南疆

琼台师范学院派出优秀师资支援三沙教育建设

师者扛担当 丹心耀南疆

三沙市永兴学校的教师节特疆学生在上课。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 记者 陈蔚林

通讯员 姚磊 周含

300年前,刊琼一位履职琼州的台师穿越诸天,我的初始技能完全随机大清官员浓墨重彩地描述南中国海:“大海之极南,烟波万顷,范学中涵奇甸……”于是院师耀南他在孤悬海外的海南岛上创建书院,养乾坤正气,担当丹心育天下英才。教师节特疆

300年后,刊琼这位先贤的台师继承者开疆拓土,传承薪火,范学不忘为国育人初心,院师耀南不负传承文明使命,担当丹心把中华文明的教师节特疆种子撒播向祖国更遥远的南疆……

有一座树木林立、风景秀美的刊琼珊瑚岛,它是台师三沙市人民政府和众多上级派出机构、市级单位以及永兴工委管委驻地——永兴岛。很多海南渔民世代在这里耕海牧渔,形成了现在的永兴社区。

经过多年的建设,岛上的生产生活设施不断完善,但因为教育人才引不来、留不下,基础教育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岛上的居民一直被孩子“上学难”的问题所困扰。

在这一背景下,琼台师范学院自2015年起托管三沙市永兴学校,于2018年正式设立了琼台师范学院附属永兴学校。

托管以来,琼台师范学院一直负责该校的师资队伍选派及日常管理工作,通过考察调研三沙市地域情况、居民结构、人员上班安排特点,及在永兴岛和赵述岛开展教育需求调研,结合对家长和学生的日常走访,最终确定了以团队支教的方式对三沙基础教育进行帮扶,先后有8批支教团队在这里工作。

琼台师范学院相关负责人告诉海南日报记者,该校高度重视支教工作,成立以校党委书记领导、穿越诸天,我的初始技能完全随机教学副院长主抓、继续教育部主任落实具体工作的管理机构。在支教团队的选拔上,学校更是严格把关,进行层层筛选,确保选出优秀的师资,更好地给驻岛军警民提供服务。

特别是,琼台师范学院的各支教团队克服三沙“高温、高盐、高湿、高辐射”的环境影响,在支教期间不计得失、认真工作,得到了三沙市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肯定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表扬,也得到了学生家长的真心称赞。

由于琼台师范学院不计人力、物力,全力支持永兴学校的发展,选派精干队伍,在永兴学校规划、环境创设、设施设备配置、教学场所设计、师资配备等方面提供专业支持,使永兴学校的教学硬件建设达到高起点、高规格、高质量的建设目标,为永兴学校未来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沙市永兴学校的学生在参观军事教育基地。(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截至目前,永兴学校已经是一所集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成人继续教育及职业培训为一体的综合学校。学校幼儿部按照省级示范幼儿园建设,小学部可满足1年级至4年级学生的教育需求。

此外,三沙市永兴学校作为三沙市唯一的文化教育机构,承担着全市军警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学历提升以及丰富驻岛人员文化生活的工作。现在的三沙市永兴学校建设有图书馆、远程教育中心、远程同步课堂、展览厅、校史馆、手工教室、计算机机房等专业配套设施,不仅开展了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还设立了国家教育考试点、成人学历继续教育函授教学点等,较好地满足了三沙军警民的教育和学历提升需求。

为了进一步提高三沙市军警民职业技能水平,琼台师范学院还不定期邀请专家开展讲座培训与职业教育培训;为了提升在三沙工作人员的学历、文凭和计算机使用水平,琼台师范学院发挥成人教育资源优势,在永兴学校积极开展成人高等教育,举办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以及考前训练。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6月4日海南省考试局发布消息,批准在三沙市永兴岛建设国家教育考试考点。这一中国最南端考点的设立是我省国家教育考试发展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事件,将有效改善三沙驻岛军警民接受再教育、提高学历水平的条件。

随着三沙市成人学历函授站和国家级计算机等级考点的设立,三沙市的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考试体系初步构建起来,永兴学校作为琼台师范学院成人学历继续教育函授教学点,为三沙市的工作人员提高学历和文凭提供了便捷有效的升学渠道。

海南日报记者了解到,在三沙市办学期间,琼台师范学院师生还利用三沙独特的资源优势,在环境保护、生态调查、历史文化挖掘、南海文物收集与保护等方面开展了多项研究,并形成有独特价值的成果——由该校教师创作出版的《永兴的太阳》《小蚂蚁去“旅行”》《踏海拾浪——三沙油画作品集》等一批作品和教材,为省内外学校开展海洋意识教育、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琼台师范学院相关负责人认为,这些成果的取得,除了得益于该校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的高度负责、对维护国家主权的勇于承担,还得益于琼台师范学院一直坚持将艺术审美能力作为每位“琼台人”的必备素质去培养,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下一步,琼台师范学院将进一步做好三沙支教工作,为三沙军警民提供更好更优的教育服务。

)

省农林科技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不断拓展办学空间

“双六”模式引领学校发展新起航

省农林科技学校学生在进行礼仪操比赛。 (图片由省农林科技学校提供)

■ 易建阳

五指山巍然耸立,南圣河奔腾不息,海南省农林科技学校就坐落于风光旖旎的五指山边、南圣河畔。62年栉风沐雨,在一代又一代农校师生努力拼搏下,该校已经发展成为我省一所专业门类齐全、服务能力强劲的全日制省属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形成了“普通教育与成人教育相结合、中专学历与大专学历相结合、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校内办学与校外办学相结合、教学活动与产业开发相结合”的办学格局。

该校自创办以来,为我省农业和农村培养了数以万计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为我省“三农”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2019年学校被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学校食堂被评为“全省示范性食堂”。

办学定位明确

办学空间更广阔

海南省农林科技学校按照“专业综合化、人才复合型”的办学定位,不断创新办学模式、拓展办学空间。学校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开设了种植类、养殖类、林业类、服务类、信息类、管理类、汽修(农机)、医药类等8大专业群,共20个专业。设有旅游、烹饪等7个专业教研室,建有南圣农商旅一体化实训基地、保亭六弓鹅养殖实训基地和番阳综合养殖实训基地。

走进校园,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干净宽广的运动场,崭新的教学楼、实训楼、综合楼以及学生宿舍等错落有致,各功能楼之间种满花草树木,刻着“厚德”“强技”“立己”“达人”等字样的文化石不时可见。漫步校园,让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该校努力营造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发挥活动育人的功能。据介绍,去年该校举办了第十二届运动会以及篮球赛、排球赛、歌咏比赛、诗词诵读活动;开展学生毛笔书法比赛和教师诗歌朗诵比赛。课外时间,运动场上、羽毛球馆、乒乓球馆内到处可见师生锻炼身体的身影,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促进了师生健康快乐成长。该校广泛邀请社会名流、优秀毕业生、学生家长等到学校参观交流,搭建校企、校家沟通平台,充分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育人功能。

这所扎根山区、充满活力的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也历经坎坷,曾因招生困难,面临停办风险。2008年,该校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后,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顺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农民”培养的需要,主动调整办学方向。经广泛调研,该校在“村官班”的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创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校村共建”办学新模式。

据统计,从2008年至2019年,省农林科技学校在我省五指山、保亭、陵水等9个市县,先后开设130多个教学点,共培养“村官班”学生2万余人,培育了一大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创业致富带头人。“村官班”教学模式,打破了农业职业教育的被动局面,为学校的发展注入新活力,被教育部誉为“职业教育海南模式”并向全国推广,成为“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典型范例”。

该校通过多渠道、多层面不断拓宽学生实习基地,已与省内外100多家用人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陆续与多家企业签订了“校企联合办学协议”,实行“订单培养”。2019年,学校举办毕业生供需校园招聘会,邀请80多家企业进场招聘,提供1000多个岗位供学生选择,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9%,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达到93.4%。毕业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省农林科技学校副校长陈晓明在槟榔基地给学生授课。 (图片由省农林科技学校提供)

“双六”模式引领

学校迎来发展新征程

新目标,新征程,新起航。去年,该校在总结过去60年来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新一轮的迈向新时代五年(2019—2023)行动计划,为今后五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新时代五年行动计划的核心概括起来就是产教融合的‘双六’模式。”海南省农林科技学校校长李芳伟告诉笔者,该校根据专业发展和产业需求,实施“六道”(农道、民道、味道、茶道、香道、花道)人才培养平台,同时构建“六一”(一个项目、一个企业、一个科研院校、一批教师、一批学生、一个产业链)人才培养机制,使学生了解相关专业知识、掌握必要专业技能、挖掘乡村振兴文化元素,形成特定文化、传承农业精神,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时代特点、符合时代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具体说来,“道”在此特指了解专业知识、掌握必要技能、说出背后故事、形成特定文化、传承农业精神、做成相应产品、体验创业实践。“六一”是教师根据专业特点,设置创业项目,引入合作企业,寻求科研院校支持,带领学生开展创业实践。该校通过的创业孵化基地,让每个专业都能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为学生搭建创业实践平台,让学生把专业学习与创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符合创业条件的学生可以开办自己的企业。师生的成果可以进行标准认定,并作为教学标准和教学素材。

李芳伟认为,中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要发挥好平台优势,架通“人才培养终身教育”和“成果转化产业升级”两座立交桥,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1+X”人才培养模式。

据介绍,该校还将在综合楼谋划布局“九馆”(图书馆、思政教育馆、生态教育馆、安全教育馆、心理教育馆、动植物标本馆、水族馆、黎族中医展示馆、档案馆、园林造景展训馆)。

“这九馆的内容特别丰富,学生在学校就读的两年时间里,除了平时课堂学习文化和专业知识外,他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到这九个馆学习、体验、熏陶。”李芳伟认为,学生如果认真领悟到这九个馆的建设意义,他们的综合素质将明显提升。

全力助推脱贫攻坚

为困难学生提供帮助

据了解,该校共有462名建档立卡户学生,按专业和年级分成8个扶贫励志班。由校领导和中层干部担任辅导员,全体党员和部分专业教师担任帮带责任人,从学习、生活、思想上进行帮扶。另外根据省教育厅的安排,该校招收了27名职业教育初中班学生,全部来自建档立卡户家庭。

据悉,该校学生大多来自农村,报考学生可享受4免(免学费、课本费、住宿水电费、专业实训费)、5赠(赠床上用品、生活用品、校服、运动鞋、一年意外险)、6奖(奖国家奖学金、省级奖学金、校级奖学金、企业奖学金、校友奖学金、技能奖学金)和助学金200元/月、贫困户150元/月、困难户100元至150元/月。该校还为困难学生提供勤工俭学岗位,协调社会资源设立困难学生奖(助)学金以及创业扶持资金。

此外,该校还承担着大量的社会扶贫工作:协助推进五指山市开展“全国科技创新示范县”创建活动,五指山市政府与学校签订了合作协议,借助该校的资源,组建由20名专业教师组成的科技特派员团队,开展科技特派员培训;负责五指山市62位贫困户的帮扶工作,目前该校有20人直接参与承担帮扶责任人工作;派出方章道、黄奕兴、陈关福3名教师参加“乡村振兴工作队”分赴儋州、五指山开展扶贫工作;协助省教育厅在保亭县六弓乡开展产业扶贫工作;通过打造“五指山五脚猪”“六弓鹅”等国家地理标志特色产业品牌,有效带动了少数民族地区产业发展,为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2014年该校被国务院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授予“全国社会扶贫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时代在呼唤,未来发展蓝图已经绘就,乘着海南自贸港建设的东风,海南省农林科技学校全体师生在“双六”模式引领下,不断完善和提升自我,更好地服务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本报五指山9月9日电)(陈蔚林 姚磊 周含 易建阳)

赞(167)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朋皓头条 » 教师节特刊 | 琼台师范学院:师者扛担当 丹心耀南疆